11月14日,走进河南省太康县常营镇常南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利用近期的晴好天气,将采摘下的辣椒翻晒通风,红彤彤的辣椒铺在地上,一眼望去像红色的地毯,映出乡村振兴的“辣椒红”。
霜降过后,河南省太康县18万亩辣椒迎来第三茬丰收,各乡镇积极组织辣椒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抢抓农时,全力开展辣椒晾晒工作,为全年辣椒丰产增收提质增效。
“这是我连续5年种植辣椒,种的越来越多,亩产越来越高,收入也越来越多。今年种了50亩地的杭椒,一季下来能收3茬,目前已销售两茬,每亩地卖了7000多块钱。每次还没成熟,郑州、柘城等外地的商贩就会打电话预约。”常营镇常南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连效礼激动地说。
辣椒产业的发展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还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常营镇万楼村村民万进星种植8亩地的朝天椒,除了县农技人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还与辣椒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有效畅通了销售渠道。望着满地红的辣椒,万进星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每亩辣椒产量比去年增产约300斤,算下来一亩地收入1万块钱左右。”
今年以来,太康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村集体示范种植,带动群众增产扩面。以常营镇为例,今年推广种植线辣椒、朝天椒近4万亩,除了辣椒种植外,当地还引进太康县湘味源食品厂等辣椒产业相关企业,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在延链强链上下功夫提高辣椒附加值,切实把辣椒种植做成了带动群众增产致富的“火红产业”。
为提升辣椒种植产业链,太康县辣椒种植产业今年重点抓了三个转变:一是分散种植向公司+农户集约化经营转变;二是将常规品种向优质品种提质增效转变;三是由辣椒单一种植向产供销储运加工一体化转变。
据悉,太康县目前已初步形成常营、板桥、龙曲、高贤、芝麻洼等12乡镇种植布局,辣椒种植规模18万亩,其中青红鲜椒种植面积4万亩,三樱椒种植面积14万亩。目前全县共有辣椒相关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企业和合作社38家,建成了集生产、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目前,我们已采收鲜辣椒130万斤,收益169万元,采收干椒10万斤,收益73万元,库存干椒20万斤,预计全年辣椒产业收入再上新台阶。”太康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井建峰表示。
接下来,太康县将继续围绕做实产业链、做优服务链,积极推进订单辣椒收购销售,持续强化能人大户、村级集体经济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辣椒产业发展中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产增收,为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农业强县打下坚实基础。(许亚洲 张军)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