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青海生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筹发展与安全 明晰金融重点发力方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关键所在。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明确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中偏松,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此同时,会议明确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意味着要通盘考虑重点“风险三角”之间的关联关系,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下一阶段走向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本次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记者梳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表述相一致。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货币政策延续整体基调,但也出现了一些调整,其中,将“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表述,调整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灵活适度’的提法在2019年至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均有出现,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中偏松。”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精准有效”的提法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体现出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

温彬认为,在“精准”方向下,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包括PSL(抵押补充贷款)在内的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助力房地产业新模式构建,并积极配合房地产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化债。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要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通过适度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为使政策效果更“有效”,要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科技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实现信贷结构“有增有减”、融资结构“有升有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特别要运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更精准有力、有效地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董希淼说,预计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2024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

本次会议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记者梳理,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表述相比,本次会议提出的“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调了“持续”“重点领域”。

“这意味着防风险工作要继续加强。”温彬表示,会议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预示着未来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要通盘考虑这个重点“风险三角”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涛认为,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是“一体两面”,财政和金融之间也存在联系,如果地方债务、房地产出现风险,会影响到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造成一系列市场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是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

本次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上述内容传递出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的信心和居民住房消费预期,推动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发展。”董希淼说。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银行更有意愿、更有能力满足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新模式,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加大发行债券进行融资,通过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加大对“三大工程”建设的支持服务。需求侧方面,要实施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支持“租购并举”,促进长租房市场发展,助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加快探索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

“从防风险视角出发,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形成过程中,当务之急仍是打破负反馈链条,阻断市场下滑,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蔓延。”温彬认为,近期的政策重点在“保交楼”外还新增了“保主体”,无论是白名单制度还是“三个不低于”,目的都是打破市场的惯性下滑,疏通“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先立后破”。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力愈发显现,市场预期有望逐步修复,房地产行业也有望筑底企稳。(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海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12月24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救援队了解到,经过多日持续搜寻和水下摸索,24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救援队在松花江清沟落车位置约5米多深的江底,找到了多日前在长春农安县坠江的私家车辆并打捞上岸。当地救援队开展打捞工作12月17日,吉林[全文]
    2024-12-25 02:13
  •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中国楼市止跌回稳初见成效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调整3年多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出现新趋势。今年10月份以来,楼市肉眼可见地回温了:不少城市楼市“银十”变“金十”,较高热度一路延续至年末;多地售楼处人气攀升,[全文]
    2024-12-19 02:02
  •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给当前和明年经济发展定了调、校了准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央经济工作[全文]
    2024-12-16 02:02
  • 11天,从宣布戒严到被弹劾下台,韩国总统尹锡悦创造了韩国政坛的新纪录。当地时间12月14日下午4时,韩国国会第二次就弹劾尹锡悦的提案进行表决,以超过三分之二的204票赞成、85票反对、3票弃权、8票无效,顺利通过弹劾案。从国会全体会议开始,[全文]
    2024-12-15 02:0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海生活资讯网 qh.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