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青海生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蜗牛是水熊的“公共汽车”:水熊被蜗牛吞腹后随粪便活体排出

缓步生物可以通过被蜗牛吞入腹中实现远程旅行,它们在蜗牛肠道中逗留两天最终从肛门排出体外,伴随着一团粪便离开蜗牛,然后在新的区域繁衍生息。缓步生物可以通过被蜗牛吞入腹中实现远程旅行,它们在蜗牛肠道中逗留两天最终从肛门排出体外,伴随着一团粪便离开蜗牛,然后在新的区域繁衍生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显微等级的生物而言,它们爬行速度太慢了,有时它们可以搭载其他“交通工具”。例如:缓步生物可以通过被蜗牛吞入腹中实现远程旅行,它们在蜗牛肠道中逗留两天最终从肛门排出体外,伴随着一团粪便离开蜗牛,然后在新的区域繁衍生息。

尽管这种旅行策略存在明显缺点,但对于小型缓步生物,搭载蜗牛旅行肯定比自己爬行速度更快,不幸的是,科学家们发现缓步动物在蜗牛旅途中幸存概率仅30%,水熊等缓步生物有彻底被蜗牛消化的风险。

缓步生物也被称为苔藓小猪或者水熊,体长0.05-1.2毫米,这些微型生物长得非常可爱,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它们是胖乎乎的小家伙,圆圆的脸和八条粗短的腿,地球上任何有液态水的地方都能找到它们,但很少有人知晓这些小家伙如何扩散到达新的环境并繁衍生息。

之前科学家猜测风和水是包括缓步生物在内微生物的主要“传送带”,将它们从一个生态系统送达至另一个生态系统,但最新研究表明,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一些体型稍大的生物可能是它们的“交通工具”,相当于微生物偷渡者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

3月31日,《生态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野生蜗牛粪便中共发现10种缓步生物,其中5种仍然活着,一些缓步生物幸存者甚至逐渐恢复并繁衍后代,这提供了缓步生物从动物肠道排泄后繁殖的首个证据。3月31日,《生态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野生蜗牛粪便中共发现10种缓步生物,其中5种仍然活着,一些缓步生物幸存者甚至逐渐恢复并繁衍后代,这提供了缓步生物从动物肠道排泄后繁殖的首个证据。

但此前几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缓步生物通过蜗牛吞食和排泄的方式实现远程旅行。2020年,该研究报告作者、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研究生托米·鲁奥里(Tommi Vuori)首先考虑了某些动物吞食并排泄缓步生物的观点,同年《极地生物学》杂志上刊登了鲁奥里与导师的科学访谈对话,他们发现鸟粪中存在缓步生物活体。随后鲁奥里对1962年发表在《寄生虫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产生了浓厚兴趣,该报告描述了当时科学家在陆生蜗牛粪便中发现缓步生物存活迹象。

该研究报告进一步激发鲁奥里寻找其他陆生动物传播缓步生物的探索欲望,他决定从吃苔藓的动物开始入手,毕竟缓步生物经常生活在苔藓环境,而且人们很容易对这些动物粪便采样。

鲁奥里称,这是我认为陆生蜗牛作为缓步生物‘交通工具’的原因——在芬兰,凡是做过园艺工作的人都知道,蜗牛几乎什么都吃!所以我和同事在一处社区花园收集了21个蜗牛粪便样本,将蜗牛粪便样本带到实验室用30多个小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约25%粪便样本中发现两种缓步生物——熊虫属和高生熊虫属。

3月31日,鲁奥里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野生蜗牛粪便中共发现10种缓步生物,其中5种仍然活着,一些缓步生物幸存者甚至逐渐恢复并繁衍后代,这提供了缓步生物从动物肠道排泄后繁殖的首个证据。

然后,研究人员对陆生蜗牛喂食缓步生物,发现喂食的694个缓步生物中有218个(大约30%)幸存下来,并以活体形式排泄到体外,粪便中有78个死亡的缓步生物,其余缓步生物应该被“肠道消化”。

据悉,缓步生物具有顽强生命力,它们可以生活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例如:极端温度、紫外线辐射、真空环境、量子纠缠,甚至被高速子弹击中,科学家将缓步生物的顽强生存状态称为“桶状态”,它们能排出身体潮气,并减缓新陈代谢过程。但在蜗牛肠道旅程中进入桶状态是不可能的,因为蜗牛肠道内部非常潮湿,所以该过程中缓步生物缺少桶状态可能提供的保护。

多数蜗牛在肠道中保留“缓步生物乘客”大约两天时间,之后以粪便形式将缓步生物排出体外,研究人员称,这意味着它们可跟随着蜗牛迁移而繁衍生息,有助于在新的领地建立种群。

鲁奥里说:“陆生蜗牛成为缓步生物的交通载体,这是一项重大发现,暗示着水熊未来能够在新的区域繁衍,但是仅将一个活体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是远远不够的,它们的繁衍能力是拓展新栖息地的先决条件。”(叶倾城)

水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海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日,山东烟台部分家长反映,查询孩子小升初成绩须下载指定的APP。想要提前查成绩、查错题还要充值VIP,一年365元至488元不等。当地教育部门回应,该APP已恢复免费,充值家长将收到退费。虽然可以免费查了,但当初为何收费,还是要查查。 李[全文]
    2024-07-23 02:23
  • 新京报讯 据青海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4年暑期即将来临,青海省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巩固“双减”成效,严防学科类校外培训反弹变异,防止校外培训市场出现虚假宣传、超期违规收费、超纲超前教学等违法违规行为,避免“退费难”和培训机构[全文]
    2024-07-06 02:14
  • 北京市疾控中心16日介绍,进入4月,气温迅速回升,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月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步上升。北京市手足口病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到7月出现春夏季高峰,8到11月出现秋季高峰,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专挑幼儿园、学校等孩子们[全文]
    2024-04-24 02:32
  •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近期,天坛医院、朝阳医院、友谊医院等多家医院儿科开始实施“先化验再诊疗”措施,精简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减少往返诊室次数、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目前,本市242家医院可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病情较轻患[全文]
    2023-11-10 02:1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海生活资讯网 qh.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